到了年末,看MLB版的時間比中職多很多,看馬林魚年終清倉大拍賣,把先發中外野、二三壘及ACE*2賣
掉,換來一堆prospect,喔喔,你不瞭解是吧,我用中職來解釋,就像興農牛把阿福、阿甘、東哥、泰山還
有酷龍一起換出去,然後牛迷大概就暴動了吧………這樣要怎麼打,不過你知道嗎,馬林魚可不是第一次這樣
搞,1997年該隊第一次拿到世界大賽冠軍,隔年先發陣容就去了一半,可是五年後2003,馬林魚又嚐到冠軍滋味,你說,一代象和二代象也是隔了幾年就創造了兩次三連霸,拜託,人家幾隊你幾隊,那麼,先發賣光光,為何可以在五年內又站到29支球隊的頂端呢?兩個字「農場」(二軍也可以啦)。
  近兩年大清倉賣出去的人,有N個1997還在小聯盟,也就是說,第一次拿到冠軍不關他們的事,但2003,靠的就是他們(想了解的key word: Josh Beckett),這顯示出農場的重要,不只在於球季中有人可以替換,更重要的是維持一個球隊戰力不墜,球迷不用擔心年年期待年年落空(當然,還是有這樣的狀況),中職沒有農場,你只能一直看著陳瑞振抱傷上場,比賽變難看,等他真的撐不下去,誰接游擊,中職十六年來,每隊就是一套人馬打天下,板凳深度沒有,不過寬度倒有,這是為什麼,就是沒農場,一排沒機會上場的二線或是潛力股,把板凳坐滿滿,但上去打又零零落落,球季結束後就被通知戰力外,板凳都沒得坐,這都凸顯了農場的重要性,不過竟然還有某領隊說「沙礫裡撿不到珍珠」,但誰跟你說所有農場的球員都是珍珠,抑或,沒有普通的球員陪練,珍珠也無法顯現出他的光澤。
  除了馬林魚,來看今年MLB季後的另一個極端例子,Mets花錢如流水找來了Delgado,Wagner,還打算把Manny和Zito找來,如果要比較的話,大概就是同時把喇叭、世介勇、鋒哥和林爸找到同一隊吧,而且你那隊原本還有阿福、陳致遠,不過在台灣,這是不可能的,球員是球隊的資產,想自己轉隊沒機會,等契約結束,抱歉,「不定存續期間」的契約代表是終身約,除非球團給你一張「離隊證明」,硬要轉隊可能就得轉行賣雞排(雖然也很賺),這裡該討論的是球員交易與自由球員市場為何建立不起來的問題,除了球團用終身約把球員綁住外,球迷的心態也很怪,在台灣球迷是因為球員支持球隊(和主客場制未建立也有關係),對於球隊反而感情不夠深厚,球團作的就是爛,所以球隊不敢隨便交易球員,加上只有一個聯盟,交易雖然補了自己的洞,但也等同於資敵,因此我們可以看見,其實除了大聯盟,日本與韓國的球員交易也不特別頻繁,不過,這些頂多解釋了球員交易在台灣的難處,但不代表自由球員市場無法建立,說穿了,不過是球隊老闆不希望引發錢鬥,到時候願意花錢的球隊越來越強,但說一句難聽的,廢話,你不花錢期待什麼,不花錢可以阿,那就去培養你的農場,用便宜實惠的球員,打出好成績球迷照樣會進場,更何況,我反而覺得擔心是多餘的,台灣市場就那麼大,球員出高價也不見得有錢球團就會接受(美國也只有一個Yankees),市場機制自然會產生合理的價碼,更何況,去看看MLB的合約,你就知道合約的訂定有多少方式了,舉凡激勵條款、球隊或球員選擇權、甚至是對球隊將來的期望,都是可以討論訴諸文字的,錢,不是留人的唯一辦法(這..我的Furcal)。 
  明年春天經典賽就要開打,最大的賣點當然是MLB球星的參與,大聯盟會長一聲令下,整個聯盟都動起來,李秘書長說話卻還得看球團老闆臉色(會長卻生不出來),大聯盟不是沒有過這樣的狀況,黑襪事件(1919年)前,球團老闆的權力一樣很大,人治色彩一樣很濃,不過在黑襪事件爆發後,聯盟聘請法官出身的藍迪斯擔任會長,掃蕩賭博外,他任內也樹立了會長的權威性,回來看中華職棒,怎麼樣才能理解,一個聯盟的行事要看球團臉色,一點自主性都沒有,理想的聯盟應該是遊戲規則的制訂者,並且有義務讓大家願意持續玩下去,而球團就像是自願參與的參賽者,可對規則提出懷疑,但沒道理成為規則的制訂者,雙方則在規範下尋求讓遊戲可長可久並有利可圖的最佳方式,而中華聯盟卻成為執行單位,也難怪找不到會長,因為不需要,執行單位只要有秘書長就夠,會長是掛名的,誰希罕。

什麼 你問我標題和內文的關係
我一篇文章談完農場、交易與自由球員市場、聯盟角色
這不是三合一是什麼……………
而且也沒什麼內容 跟我們的選舉過程一模一樣…….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amdenn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